我最初喜欢京剧,主要是被京剧优美的唱腔和旋律所吸引。京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和代表,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还能全方位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舞台的布置美、道具美,演员的服装美、脸谱美、唱腔美、唱词美、动作美,演绎的主题美,乐队演奏的旋律也非常美。
我对听京剧特别上瘾,每当听到自己熟悉的、脍炙人口的京剧著名唱段,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几句;当感到特别陶醉、得意的时候,还会边听边唱边跟着节奏“摇头晃脑”。
虽然我喜欢京剧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大都以从录音机、电视以及互联网上看京剧为主,很少到现场观看演出,印象中只去现场听过几次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由此可见,我对京剧的喜欢程度,还远远算不上京剧“发烧友”,甚至连“菜鸟”都算不上。
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意思是说人的岁数大了就变得迟钝了,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差,不适合学习新技艺。
2019年年初,我在54岁的时候,却参加了北京律师协会戏曲社,偏偏要从零基础开始学唱京剧,这在今天看来,着实有些“自不量力”。学唱京剧的第一年算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地坚持下来了。回顾这一年的经历,我对此深有体会。
北京律师确实“藏龙卧虎”
我当初参加北京律师戏曲社时,目的完全是学习京剧,本以为像我这样零基础水平的成员应当不止一个,但事实无情地教训了我。在票房开锣仪式上,戏曲社社长郎律师演唱的《四郎探母》,以及其他几位律师同行们演唱的《借东风》《霸王别姬》《珠帘寨》《探阴山》等唱段都堪称专业水准,让我大吃一惊,也大开眼界。早知如此,我断不敢报名参加这个戏曲社。很多人都常用“藏龙卧虎”来形容北京律师的多才多艺,没想到在京剧方面也是如此。后来才知道,这些“高手”当中,有的出身于京剧世家,有的师出名门。此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参加戏曲社简直太冒失了。但转念一想,戏曲社有这么多“高手”,也正是我学唱京剧的好机会。
初次演唱的尴尬
戏曲社老律师活动站的票房活动每两周一次,安排在周日下午。在开锣仪式之后,我几乎每次活动都挤出时间准时参加。因为我不会唱,更不会跟着乐队、和着胡琴唱,所以,我每次都认真地欣赏同行演唱,听同行们的交流、讨论,边听边学,还主动地为演唱者拍照、录像。这样每次参加票房活动也都有点收获。
连续参加几次票房活动之后,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有一次,田律师鼓励我也跟着乐队唱一段。因为我根本不会,所以极力推辞,但田律师再三鼓励我,于是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跟着乐队“唱京剧”,内心的紧张和慌乱就别提了。
在参加戏曲社之前,我最熟悉和喜欢的京剧唱段就是《野猪林》里林冲唱的“大雪飘”一段。我特别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把李少春先生的这段经典唱段学会。我的车上有这个唱段的光盘,经常听,戏词很熟。于是,那天在田律师的鼓励下,我就对乐队的老师斗胆说要唱这一段。
开唱之后的情况可想而知。我完全是自行其是,全然不顾及乐队的存在。由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演唱,根本无法与乐队合拍,甚至用荒腔走板来形容我的那次“演唱”都属于夸我,因为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板、眼,简直就是一场 “闹剧”。田律师很有耐心,站在乐队老师的背后给我打手势指挥和提示着我,无奈,这对我来说什么作用都没有。
那时的我就像侯宝林相声里说的那个在舞台上跑龙套打旗儿的。本来四个打旗儿的,上场后在舞台上应当一边站两个,代表千军万马,但因为这个打旗儿的是外行,对此简单常识却全然不知,搞成了“一边一个一边仨”,成为笑料。
那次演唱尴尬至极,只得在中途停止。我也深感自己完全是在糟蹋乐队老师的艺术。后来,几位律师都对我说要等乐队的“过门儿”,才能开始演唱。而对于什么是京剧的“过门儿”、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口演唱,我一概不知。听大家给我讲才知道:过门儿,就是演员在演唱之前,由乐队演奏的引子和在演唱之中的间奏。
此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听乐队的蔡老师说,“大雪飘”这段很难演唱,是戏曲学院京剧研究生班毕业演出的曲目。此时,我对自己当初连“过门儿”都不知道,却胆敢演唱“大雪飘”的行为,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无知者无畏!
鼓励能让人进步
既然我喜欢京剧,就应当认真学习;既然我决定学习了,就应当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像婴儿学步一样,不论多么幼稚,多么“丑陋”,甚至多么危险,“第一步”都是必须要经历的,都会为今后打下基础。我学京剧的第一步就这样尴尬且跟头踉跄地迈出了。
“学,然后知不足。”正是这第一步,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差距。是“知耻而后勇”,还是当逃兵?以我的性格,当然选择前者。但是,与戏曲社的同行们的差距实在太大,自己真有些不好意思再来参加票房活动。
就在这时,我体会到了来自戏曲社这个大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倍感温暖。无论是律师同行,还是乐队的老师,很多人都在帮助我、鼓励我。
因为我实在不会唱,特别是无法跟着乐队和着胡琴唱,所以,每次参加票房活动,我都尽量只听不唱。
乐队的琴师王老师经常鼓励我学唱。王老师水平很高,却为人谦和。在我唱完后,王老师和乐队的其他几位老师还经常一起帮我找问题,耐心指导我。有时在讲解完之后,为了便于我及时消化吸收和改进,还让我当场再重新唱一遍。王老师还为我推荐适合初学者学唱的唱段。
因为我在京剧方面毕竟是零基础,对京剧的常识知之甚少,后来虽然知道了什么是“过门儿”,但一学唱就紧张,仍然把握不好开口演唱的时间和节奏。听到乐队开始演奏,我的内心就慌乱无比——其实这完全就是基础不牢,没有内涵和底蕴所致。
最初每次学唱时,什么时候该开始唱,王老师都一边拉胡琴一边给我一个提示。久而久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开唱之前必须要看着王老师,希望从王老师那里得到动作或表情上的提示,否则心里就没底。
戏曲社的翟律师也一直在帮助我、鼓励我。翟老主要唱麒派和言派,而且唱得非常好,也是堪称专业水准。
我是通过听侯宝林的相声才知道麒派的。在参加戏曲社之前我就已经很喜欢麒派,但当时我只听过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先生唱的《描容上路》中“叫一声五娘且慢行”这一个唱段,有百听不厌的感觉。
在听了翟老唱的《追韩信》中的“我主爷起义在芒砀”和“三生有幸”这两个唱段之后,我更加喜欢麒派艺术,可见翟老唱京剧的功底和艺术魅力。
当我对翟老说了我喜欢学习麒派之后,翟老主动地带着我跟着乐队唱了“我主爷起义在芒砀”和“三生有幸”这两段,这对我树立信心、敢于张口唱的帮助很大。同时,翟老还为我提供学习京剧的方法,让我一方面多听,另一方面从网上下载所学唱段的京剧伴奏带,自己跟着伴奏带揣摩、学唱。这种方法果然很好,对我来说,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如果说我唱京剧有所进步,跟翟老给我提供的这种正确的、科学的学唱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我从2019年初开始学唱京剧并能坚持到今天,一方面与我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戏曲社这个大家庭对我的帮助和鼓励。
在2019年年底,北京律师戏曲社建群周年的庆典上,郎社长还安排我参加了合唱《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这个节目;戏曲社的顾问高律师说希望我以后能拿出一两段自己独唱的唱段。这些都是对我的鼓励。
鼓励能让人树立和增强信心,能让人进步。我发自内心地对大家表示感谢。
今年,我要在确保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坚持学京剧,还要尽量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年初,我参加了北京律师戏曲社开办的京剧零基础老生培训班。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组织现场学习,所以从4月初开始,由老师在互联网上给我们上视频课。虽然跟着老师学唱老生的时间还不长,但深感受益匪浅。
有北京律师戏曲社这样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我相信自己在今年一定能取得新的进步。现在,我更加喜欢京剧,我会坚持学习,因为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