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律师 幽暗线索》是微博红人法山叔的第二部关于律师题材的小说,第一部叫《进击的律师 双子星升起》。相比较第一部而言,《幽暗线索》对人物角色的把握、故事情节的掌控都更为精确。对于各阶段的律师,无论是律所主任、提成律师、工薪律师、律师助理、实习律师来说,这本小说都相当有看头、有嚼头、有品头。能品出芳香四溢,抑或阅后回味甘甜。
这是一部关于诉讼律师成长的小说。《幽暗线索》的核心主要是通过初出茅庐的律师怎样在诉讼中历练成不仅能独立办案且更成熟的专职律师来表现的。我个人比较喜欢里面的《小说家的救赎》这部分,不仅在于其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整体式、全景式的呈现,更在于里面律师的表现。“我们作为律师,作为当事人,难道遇到自己认为不公正的判决,仅仅因为日后还有可能和对方有交集,就忍气吞声吃哑巴亏了吗?不!只有打回去,才能真正赢得尊重,只有赢,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错了。”当事人因为自身感情因素,面对不公正的判决要放弃的时候,李法山让当事人明白放弃并不会获得尊重,只有获得胜诉才能赢得尊重。这种不放弃,想赢的决心是每一个想要获得出色业绩的诉讼律师应有的素质。律师是食肉动物,充满野性与斗志,法庭是拼杀的战场,想赢才能打好官司,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满腔热血的斗志下,做好翔实的诉讼准备。这是《小说家的救赎》这部分给我最大的启示。
在《慈善家的黄昏》这部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陷入诉讼困境时,要坚持到底,不能放弃。“直到终审裁判出现前,不能松懈,不要放弃。没有完美的被害人,更没有无懈可击的对手。”而到这个阶段已经是心态和毅力都十分稳定的成熟律师了,他们拥有新律师“初生牛犊”般想赢的心态,但耐力更强,能够在等待的过程中寻找下一个杀伤力强劲的诉讼武器——等待是为了强力回击,打回去,还要打赢,打得漂亮才行。
这是一部律师视角下关于法律行业的小说。小说里有关于律师事务所装修设计独特的原因,有普通合伙人和高级合伙人的介绍,有法律行业收入的现状分析,有法学学术圈的相关介绍……总之这是一部说了实话且敢写实话的小说。“法官是人,检察官是人,警察是人,律师也是人。是人,就会受制于人,也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影响。在体制内,对我束缚太多,所以我便决定做律师。”“律师大多是自私的,因为他们很多都是经过艰辛的考学和入行初期贫困的煎熬才走到这一步,他们深知自己财富的来之不易,不会轻与他人。”
这是一部站在弱势一方的有温度的小说。《血腥爱情故事》是根据郎某某诉SHXY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繆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改编而成的。李法山站在弱势一方的角度写道:“很多家庭出身普通的女性可能有着嫁入豪门以实现阶层跃升的美梦,这种事如果你遇到一个未经世事的年轻富二代,把他迷得神魂颠倒倒还有可能,可如果你的对手是白手起家、早就熬成精的千年狐狸,就纯属痴心妄想了。对马扬鞭这种功利到近乎刻薄的人来说,钟毓秀最值钱的资产就是注定会随着时间贬值的美貌,不适合合伙,只适合租赁。而这场官司,归根结底只是在合同结束后,马扬鞭觉得在这场关系里给钟毓秀的对价太高,后悔了,想要一些钱回来。”与写马扬鞭的部分进行对照,“只要马扬鞭还在继续输出作品,还在著书立说,他的人生就不会结束,他就会一直在赶尽杀绝的价值指导下健健康康、身心愉快地活着。至于公众形象,不就是花些钱洗白的事吗?不就是惺惺作态的事吗?不重要的。他是学者,尽管是知名学者,但却终究不像明星般要对公众形象负那么多责任”,李法山可真是苦口婆心了,女性的独立从来没有捷径,通过捷径获得的东西终将不稳固。“这春光大好的人间,每天都有人被埋葬。”在《慈善家的黄昏》这部分里,林白鹿对自己的反思那段,也能看出李法山的善良,他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指责林白鹿的情妇身份,反而是从向善的角度让林白鹿幡然醒悟。“这风平浪静的人间,究竟藏着多少被时光淹没的苦难与泪水。”
这是一部让律师见自身相的小说。有律师朋友写道:感觉处处都是自己的影子,又感觉都不是自己。“当你选择做律师的时候,你选择的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一条必须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突破的路。你会面临不同的案子,遇到不同的难题,你必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来完成自己的进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涅槃来实现自己的蜕变,否则你只会裹足不前。如果你想走得更远,你只有逼自己。因为你身后已无人。”当看到这里时,我猜那位律师朋友看到了自己;“做律师,必须是人精,不是人精的律师不会是好律师。”当看到这里时,我猜那位律师朋友看到了自己。因为他已经是一名好律师,且是一名要做大丈夫的好律师。这部小说,我看到的自己是新手律师要赢的斗志,赢才能获得尊重的筹码。所以我喜欢《小说家的救赎》这个部分。还未深入律师行业的未来者见未见之己,两岸猿声啼不住;已深耕律师行业久居者见往昔之己,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喜欢这本《进击的律师 幽暗线索》,推荐给各位律师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