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律师行业“主力军”和“领头雁”,规模大所该怎么做好党建工作?
党建与业务如何实现从“物理相加”到“化学反应”的跃升?
怎么深刻理解 “党建强”则“发展强”的内在逻辑?
……
图为会议现场
7月25日下午,市律师行业党建业务融合研讨成果宣讲会在君合律师事务所举行。本次会议由市律师行业党委举办,精准面向全市37家党委所和31家党总支所的党组织相关负责人,旨在推广先进经验、破解融合难题、激发创新活力,为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张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市律师协会秘书长刘永;东城区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区律师行业党委书记韩卫杰;市律协党建工作委员会主任武丽君等参加会议。宣讲会由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郑惠云主持。
图为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郑惠云主持宣讲会 会前,在君合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华晓军的陪同下,大家参观了君合律师事务所;会上,一部8分钟的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建与业务融合专题汇报片,生动展现了近年来北京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亮眼成绩。 发言环节是宣讲会的“重头戏”。与会人员所在的68家律所,组织健全、规模实力领先、国际化程度高,党建业务融合实践对引领行业方向至关重要。四位党委所相关负责人倾囊相授“真经”。君合所党委副书记唐越介绍了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到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实现 “党建+涉外”和“党建+公益”的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兰台所党委书记姚晓敏分享了以制度创新引领党建工作,把党的领导“嵌入”律所治理结构,让党建业务融合成为一种“制度反射”的方式。鑫诺所党委书记余昌明系统阐述以“政治引领、组织赋能、业务共振,公益聚力”的融合发展格局,促进律所业务发展的具体举措。道可特所党委书记刘光超介绍了构建“大道红芯 五型党建”主品牌与七个党建微品牌矩阵的详细做法,展现以党建品牌力量赋能业务发展,提升融合实效的方式方法。针对困扰行业的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会议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指明方向,党建与业务本源相通、目标一致,关键在于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整合资源为业务赋能。四位发言人所在的律所正是用实际行动,有力证明了: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图为书记面对面交流环节 图为4位发言人现场解答与会人员提问 思想碰撞,共话未来。在“书记面对面”环节,与会人员就律所联合党委的设立、党组织书记的作用发挥、青年党员律师的培养、“党建+人工智能”的探索、党建赋能业务的制度建设、“双培养”机制构建等问题踊跃提问,四位发言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进行了务实、坦诚的深度交流。问者切中要害,答者鞭辟入里,现场思想碰撞激烈,掌声阵阵。 图为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张卫东总结讲话 最后,张卫东同志作总结讲话。结合当前重点工作,立足规模型大所的特点,他提出四方面希望和要求: 一是以政治引领校准发展航向。要把牢方向不动摇,将讲政治摆在首位;要理论武装强根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严守纪律筑防线,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教育引导律所广大律师,站稳政治立场,恪守执业纪律。 二是以组织优势凝聚发展合力。织密建强组织体系,积极做好“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确保京外分所的党组织应建尽建;锻造过硬人才队伍,深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坚持把党员培养作为律所发展的重要工作,打造专业化党务力量。 三是以优良作风护航行稳致远。要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好全市律师行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生态,培育健康向上的律所文化。要强化监督约束,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发挥党组织在律所内部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以履职尽责彰显融合成效。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勇当先锋,以“首善标准”自觉将业务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引领行业发展上树立标杆,积极参与构建“大联合”党建格局,在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上走在前列;在赋能律所发展中展现成效,找准党建工作服务律所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本次宣讲会,不仅是对此前党建业务融合研讨成果的推广、总结和提升,更是面向行业规模大所“掌舵人”的精准赋能与深度动员,充分展现了北京律师行业在破解融合难题、探索创新路径上的坚定步伐与丰硕智慧。这些“金点子”与“硬招数”,必将如星火燎原之势,推动全市律师行业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