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融合发展谱新篇。近日,市律师行业党委举办了党建业务融合研讨活动,6家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分享了各自立足自身特点、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反响热烈,成效显著。
为将这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惠及全行业,形成示范引领的强大合力,特推出党建业务融合“北京实践”专栏。本专栏将分6期,逐一呈现6家律所党组织的特色做法。
今天,我们聚焦品臻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的实践经验。
头雁领航破壁垒
党建业务同生辉
北京品臻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书记苏小红
2023年,品臻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成立,覆盖5家律所12名党员。成立两年来,党员组织生活参与率超过95%,支部一名党员曾经感慨地说:我们的联合支部不是“形式上的拼盘”,而是“能遮风挡雨、助力成长的家”,是“坚强的战斗堡垒”,支部党员认为我们较好地解决了联合党支部“联而不合、联而不活”的难题。
那么,破解难题的密码是什么,打开锁的钥匙在哪儿?我总结归纳了三个关键词:头雁领航,创新驱动,平台赋能。
第一个关键词:头雁领航
品臻所联合党支部刚成立的时候,我和其他联合支部书记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党员律师执业分散、节奏不一、价值多元,组织生活不积极,思想交流难深入、业务协作难展开。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作为联合党支部书记,我认为,必须要当好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支部成立后,我第一时间逐一联系、拜访各律所负责人,添加每名主任、党员的微信,熟记党员的简历、爱好、执业亮点,搭建起常态化“书记直通车”。
筹备联合党支部成立大会时,我没有简单通知,而是先成立筹备组,联系每一名党员,提前在工作群内分享筹备组工作的进展,包括场地布置、议程拟定、领导邀请等等。当看到党员们在群里讨论,要不要穿正装参会,可以提前到场帮忙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大家对这次会议的期待,成立大会顺利召开并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联合党支部,首先“心要合”。关心关爱是最生动的融合剂。有的党员家中老人生病,我会及时送去关心慰问;有的党员业务开展受阻情绪低落,我会以自己执业初期的挫折经历,谈心鼓励;有的党员面对重大谈判需要支持,我会组建后援团并倾心传授经验策略,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前段时间,在收缴党费时,一名党员因工作不顺,很灰心,表达出想转行不想做律师了,我电话联系不接,就不断发微信疏解开导,并引用当下比较热门的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获得者刘楚昕的一段话鼓励他:“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劝他不要轻易放弃初心,党费书记先垫上,你好好调整,别着急,随时可以过来找我聊。后来这名党员主动缴纳了党费,回复了微信,他说:谢谢您,苏书记。有人会说,这名党员又不是你所的律师,这就管得有点多了......我说,他不是我所律师,但是我支部党员,我是书记,我有责任,当然要管。我想,共产党人的热心,从来都不是刻意地付出,而是刻进骨子里的那份“理所当然”,我当然要管。所谓“融合”,就是把“党心”种进“人心”。
第二个关键词:创新驱动
联合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一直是困扰书记们的头疼事。如何突破“读文件、听报告”的传统模式,让活动开展的更有新意,更有趣味,党员发自内心认同,自觉参加呢?
我们支部在组织和学习政策理论文件时,不做机械传达的“广播员”,而是勾划关键句、圈注核心词,书记领学,党员跟学,真正学有成效。开展线上学习阵地,内容多样,主题明确,有党建动态、政策解读、书记党课、典型案例、法治金句等,满载正能量。我们支部党员都说,支部群已成为每天必打卡的“精神早餐”了。
2023年,刚担任书记的我曾专程到嘉兴南湖红船寻根,到一大卫士王会悟乌镇故居瞻仰,同步就开设“行走的党课”,与党员们线上一起跨越时空,追根溯源;今年五月,我参加了市律师行业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市区党组织负责人政治培训班,我的学习心得,红船视频,支部荣耀时刻等等,都分享在群里,开展线上党课,同步学习,党员们纷纷响应,有的说:看到了红船,仿佛触摸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有的说:虽然没能亲自前往,但看到书记的分享仍然深受感动,作为支部的党员倍感自豪。
主题党日活动,大家都是怎么开展的呢,我们支部比较注重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像去年冬天延庆大庄科红色基地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红色运动会独轮车负重前行、手榴弹投掷比赛、重走长征路,齐唱红歌,拔河比赛,倾听红色故事等,大家在你追我赶中展现拼搏精神,我们还实地展开讨论,结合律师执业中的困境难点,以革命精神共勉奋进,让主题党日既有“党味”又有“趣味”,支部党员在每次活动结束时都会问:书记,下一次活动什么时候开展,我们还想来参加。
想让活动真正活起来,支部在活动策划时要下功夫,重细节,从主题选材到流程把控,逐一落实,每处“看不见”的细节里,都要藏着“让活动落地见效”的初心,是对责任的较真,也是对参与党员律师的郑重以待。
第三个关键词:平台赋能
联合党支部的律师都分属不同律所,怎么通过支部真正融合呢?平台怎么搭建呢?我们支部聚焦楼宇企业治理与法律服务需求,创建“楼小法”服务品牌,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申请了商标,用品牌搭建平台。支部将律师专业、执业亮点,形成可视化律师服务清单,通过街道、社区、楼宇党建服务项目进行推广,支部背书,提升信任。以“楼小法”品牌为载体,打破律所间“各自为战”的壁垒,搭建跨所业务承接平台。平台赋能,尤其对于青年律师来说,意义重大,给了他们一个“上台”的机会,直面客户、专业输出、展示自己。一名青年党员律师说:我们知道,和客户谈一次未必就能形成案件委托,但支部搭建这个平台,就有了更多接触客户和业务推广的机会,就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支部的关怀和支持,让我们倍感温暖、很感动。
以上三个关键词的分享,是我们品臻联合支部开展党建业务融合的一个缩影。串联起来就是三句话:头雁领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用行动感染人;创新驱动,把“规定动作”做成“党员期待”;平台赋能,把“联而不合”变成“联而有力”。希望这些分享能给联合支部书记们破解“联而不合、联而不活”难题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兴领域相关论述中强调,要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我们的支部工作也是如此,在日常工作中坚守党员初心,于细微之处传递信仰之光,让党的声音广泛传播。
我坚信,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书记示范引领作用,一定能破解联合党支部“联而不合、联而不活”的难题,锻造出“联而相融、联而有力”的战斗堡垒!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必将如红日与朝霞,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