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培训现场
7月26日,由北京市律师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交通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大兴区、顺义区律师协会共同主办,天津市律师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河北省律师协会交通与物流法律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京律讲坛系列之“法治护航 智汇临空 为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京津冀临空经济法律实务”专题培训顺利举办。
市律协副会长张丽霞、李铮,河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剑波,天津市律师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主任晏红波,北京市大兴区律师协会会长宋振山,北京市顺义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张楠,以及相关临空经济领域专家、京津冀三地律协专委会负责人和律师参加。北京市大兴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朱英东应邀参会,市律协监事梁秀稳列席。培训由市律协教培委副主任付朝晖主持。 本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紧贴当前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空港物流与产业集聚的前沿趋势,采用“专题授课+案例推演+圆桌对话”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帮助律师深入理解当前临空经济的法律服务需求与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维度,实现从法律服务“提供者”向“赋能者”的角色跃迁。培训吸引了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百余名律师到场参与,累计线上观看直播人数六百余人,形成了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良好学习氛围。 图为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丽霞致辞 张丽霞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深耕争议解决领域多年的律师,深刻感受到这一新兴领域所带来的全新法律挑战。临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核心支点之一,伴随着智慧物流技术应用、跨境电商规模发展,将催生出一系列新型法律服务需求。律师应在临空经济发展大局中主动找准专业定位,充分展现法律服务价值,积极参与相关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图为北京市律师协会教培委副主任付朝晖主持 图为河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剑波致辞 王剑波在致辞中首先向北京律协表达了谢意。他表示,北京律协搭建的京津冀三地跨区域专业交流平台,创造了共学共研的契机,推动了业务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了京津冀三地律师之间的业务协作。 培训环节,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管委会原副主任胡杰以“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国际空港城 —北京天竺空港城三十年破茧成蝶再续辉煌”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情况,并以亲历者的角度,从功能定位、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顺义天竺空港城的发展历程。 市律协交通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黄振达以“临空经济发展模式与法律服务”为题做专业分享。他系统介绍了临空经济的概念、发展模式,重点介绍了基于临空经济内涵与外延而产生的法律服务诉求以及临空经济法律服务框架体系,为律师服务临空经济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玉林以“临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及其思考”为题,分享了临空经济和低空经济的关系及其融合发展的法律实务,剖析了我国临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以及临空经济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中所涉及的权属争议等。 图为圆桌论坛环节 圆桌交流环节由市律协交通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石岩主持。与谈嘉宾围绕“律师如何对接临空经济法律实务”分享观点并展开讨论。宋振山、张楠与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招商局局长王伦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贸易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刘斌、河北省律师协会交通与物流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娟蕊等从多个维度进行交流,为律师拓展临空经济法律服务提供了实务操作建议。 图为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铮总结致辞 李铮在总结致辞中指出,本次培训通过搭建跨区域的专业交流平台,聚焦临空经济法律服务的培训及时且成功,同时他向京津冀三地律师协会组织者致以衷心感谢。面对临空经济中的空域权属争议、跨境交易风险等课题,京津冀三地律师要加快专业知识更新,深化三地律协常态化协作机制,将所学转化为护航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以专业力量为京津冀临空经济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图为与会嘉宾、会议组织者代表合影 与会律师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是汇聚专业智慧赋能新兴经济形态的生动实践,为律师把握低空经济、智慧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提供了路径指引,助力律师们找准法律服务的切入点,进一步加深了律师对临空经济新兴领域法律服务需求的理解。